JaneGwaww

Share it. Celebrate it. Build it.

View the Project on GitHub

天道是否有报-从三个层次解读『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总听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看得多了更觉得这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话。恶人不但没有恶报反而平步青云,家财万贯。而好人总不得善终,而且善心总容易被人利用。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一个文化的悲哀。中国自古有善恶有报,天道轮回,如果我们都不信这话古人会信吗?古今一体,我们现在有的疑虑他们也有,而他们的解惑也能供今天的我们参考,特别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我们能看到的更多。

Table of Contents

  1. 天道是否有报-从三个层次解读『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1. 从一个故事开始
    2. 读中国书的方法
      1. 孔子是谁
      2. 《史记》的读法
      3. 中国的史法
    3. 读伯夷列传第一
    4.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5. 第一个层次:你真心想得到什么
    6. 第二个层次:什么叫做报
    7. 第三个层次:尽人事才能听天命
    8. 总结
  2. 写在后面

祝您长命百岁,万年富贵。

–血观音

虽然一篇文章一般不建议以一个故事开头,但是今天这篇文章需要用这个故事做开头,因为它很重要,整篇文章的脉络始终与这个故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一个故事开始

史记列传第一伯夷列传1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商纣王未期,有一个小国叫孤竹国,孤竹国国君有三个儿子,国君喜欢三儿子叔齐想把位子传给他。在国君死后,叔齐想让位给老大伯夷,因为自古以来的规矩就是传位给老大。但是伯夷不愿意并说:这是父亲的命令,我不能违背父亲的遗志,然后逃跑了。叔齐也不肯继位,也逃跑了。孤竹国国人于是立了二儿子为王。伯夷叔齐听说了西伯昌这个地方善养老想一起去归赋那个地方,谁知道还没到那个地方西伯王就去世了,而他的儿子号称周武王载着父亲的灵位去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在路上遇到了周武王的队伍,扣住马而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好好安葬,却去发动战争,可以说是不孝,作为臣子却去弑杀君王可以说是不仁。武王身边的人想要杀死他们两个,姜太公阻止说:这是个义人,于是把伯夷叔齐抬走了。之后周武王讨伐殷商成功,天下归顺了周朝,伯夷叔齐也以此为耻而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陽山,采摘野菜而食,快要饿死时作了一首诗:‘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然后饿死在了首陽山。

刚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有些被他们的道德如此之高给鼓舞了,中国曾经是有如此有良心之人。你是不是会认为这两个是神精病,有必要这样吗?不能好好活着吗?你们如此秒小怎么可能阻挡历史的大势所趋?这两个神人没必要这样折磨自己吧?这个故事是虚假的吧?可是当你面对现在社会的道德底线一次次的被突破,你就知道他们的可贵了。或者你哪一天出国了跟外国友人讲起中国的道德文化,你一定不希望中国的道德低到让你不好意思说。又或者你是一位老师教育学生的做人之道,又或者你有了自己的家庭教育子女的为人处世,你一定不希望用很低的道德标准去教育他们,你要知道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是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正所谓举世混濁清士乃见,圣人做而万物睹。他们的举动给我们树立起了一座丰碑,中国曾经有如此高的道德典范,以俟后世正人君子供人赡仰。而如果你好奇于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是道德典范那武王伐纣是不是就是错的?他们死的如此憋屈心中是否有怨恨?你有这样的思考说明你有认真的看这个故事,而要梳理你的偏见解释你的疑惑,你想真正看懂这个故事我们就要先了解读中国书的方法。

读中国书的方法

读任何书都有它的技巧,因为书籍是他人经心编撰过的,这本书有可能是按照市场上约定俗成的方法编撰,这样符合大多数人的思考过程,方便让人从头看到尾。也有可能有他自己的编撰思路,例如一些经典古籍,他们不采取体系化的写作方式,它们全书的第一句话一般是起到定下全书基调,阐明全书的中心思想。例如论语的第一句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突出一个习。老子又名道德经的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突出的就是一个道,又或者尚书第一句是:’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讓于虞舜,作《尧典》‘突出一个讓。你不了解它的著书方法也就很难概览整书全貌。而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些技巧才有可能了解全书结构。读中国书也不例外,中国学问重工夫,西方学问重方法,你没有下一定的工夫就很难看懂中国书。而要读懂先秦两汉以来的书特别是史记就绕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孔子。

孔子是谁

孔子2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最高圣贤,被太史公尊称为至圣,其言论被编撰为了一本书及论语,而论语又是一本读中国书绕不开的书,想了解中国文化论语是必读的书没有之一。他很小就死了父亲,就连自己的父亲葬在哪里都不知道,十几岁时死了母亲,他要在十字路口哭着向路人哀求才知道自己的父亲葬在哪里,才能让母亲和父亲和葬。他年轻时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而确是中国最有学问的人之一。而他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死于73岁,最后还是葬在河岸边上的,生平并没有太好。孔子也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教育的弟子有3000多人,而其中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就多达72人,他个人与其著作影响2000多年至今,这是作为一个老师非常了不起的功德。你要想一下现在的一个教授有现场教授学生,各地去演讲还有在上网课公开课学生可能多达上万人,而其中如果能有一个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那这位教授可以烧高香了。

论语3的伟大之处是他为此后中国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调,他是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的对话语录记录编撰出来的,西方能与之媲美的大概只有圣经了,但是我们没有创世神,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们要活在当下不存在往生也没有过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远,解决了讨论了两千多年的人性问题,人性都是相同的,只是不同的学习把人性的距离拉远了。他是古代中国内容最丰富的经典; 里面的内容也及其朴素,没有任何的伪妄,都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他不像老子的道德经隐晦难懂,也不像庄子的逍遥游那样天马行空,他没有任何的伪装都是最真实简单的道理,全书第一句就定下基调了:经常学习不是很快乐的事吗,有远道而来的朋友不是很开心的事么,他人不理解你而不生气不就是君子么。论语也非常的具体里面的道理几乎都不蹈空而论不摆谱,例如他说的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成家立业,四十岁人生没有了任何的困惑,五十岁知晓了天命,六十岁能很容易就理解了他人的话,七十岁能随心所欲逍遥于世而不越界; 说的就是他自己呀,不像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那样虚构了一个事物,或者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那样过分的抽象,结果就是论语中这样的道理非常容易让人接受,因人施教对于不同理解力的人给的回答也是不一样,例如颜回是孔子最满意的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给的回答是:‘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而仲弓问仁孔子的回答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司马牛问仁孔子的回答是:’仁者其言也訒。‘。

《史记》的读法

读书要有趣和有用才值得读,有趣要解决是你是否会读这本书,有用要解决的是读这本书能不能给你带来好处。而史记都很好的做到了这两点。里面的故事峰回路转,跌宕起伏,而故事又很有启发性。在上面的故事中,你能想到伯夷叔齐面对武王伐纣会做什么吗?而他们的故事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史记》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做任何学术都有一个标准,不怕你没标准而是怕你有了标准不告诉别人给人误导,而史记的标准太史公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了,就是折中于孔子,至于对于这样的标准你接受不接受那就是你的事了。史记有一百三十篇,首先必先读目录,其次列传七十:太史公自序,它不仅是一篇自传,也是全书之序。太史公自序可以说是很好的概括了这本书,为中国古代三大名序之一,另外两个是说文解字序、文献通考序。还需配合《报任少卿书》看,讲述司马迁当时作《史记》时心境。

中国的史法

我们为什么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有什么功用,如果历史只是陶冶你的情操,丰富你的人文素养,不能供现实的我们参考那历史和艺术品有什么区别。历史最重要的事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稽其兴、坏、成、败之理,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很多事情对于我们常人来说经历一次就有可能让你万劫不复,但是历史上有成百上千这样的案例供你参考,你不需要亲身经历也能吸取教训,而当真的发生在你身上时,你也能从这些案例中获得借鉴,特别是在乱世中。

不是什么人都能写在史书上面的,历史记录的是值得记的人。传统中国有伯仲叔季的排序,上面的故事中,伯夷一定是老大,叔齐是老三,中间还有一个老二,至于老二是谁没人知道,因为历史记录的是唯倜傥风流之人,伯夷叔齐的’讓‘德让他们值得记,但是老二没有什么可记的了。

我们要思辨,思考伯夷叔齐遇上武王的队伍你觉得在他们的价值观上他们会怎么做?如果按我自己任性为之当如何?按我自己现在的感觉为之又当如何?通过交互比较之后你就能明白你和古人的差距在哪里了?你就会明白这件事该怎么做该怎么处理了。

中国古人看事是有不同层级的。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义,在上面这个故事中武王伐纣做的对,伯夷他们也做的对,只是他们的层级不同。武王伐纣消灭暴商建立周朝是很高的义很高的善,只是相比于他们,伯夷叔齐是更高的义。而这其中的区别是武王伐纣终究是以暴易暴,虽说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历史中看来这并不是最高的标准,因为我们是文明古国我们有更高的标准。而这最高的标准就是神农、虞、夏时期的‘讓’,碰到问题能以让化甄,用行为感化他人。

人的一生如此之短,所以古人看人不会只看这个人的一生,还包括他的子孙。秦灭六国之后秦还是实行高压统治,秦法严俊处理事情的方法基本都是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漏掉一个,例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因为迟到,即使到了整个队伍也会被杀。秦始皇死了胡亥篡位,实行的还是这一套,为了铲除异己在赵高的怂勇下也基本杀光了自己的宗室,而在这过程之中有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因为实在罗列不出他们的罪名而较晚被杀,最后使者还是给他们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欲杀他们,他们仰天大呼:’天乎!吾无罪。‘,然后拔剑自杀了。这时候我们就要思考他们真的无罪吗?这些秦国公子们,配享太庙安享着纳税人的钱,而他们什么都不必做,该讲的话没有讲,能救的人没有救,而秦国统一六国又杀了多少六国的人,天下又有多少家庭因为秦军的暴行而妻离子散,难道做这些恶行都不必付出代价吗?而这些秦国的公子们又享受着秦国的福利而不必付出代价吗?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如果祖先没有承受这份代价,那就要子孙承受这份代价。这也就是所谓的报在子孙。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一件事情从做下去,到得到结果,到付出代价往往会超过一个人的寿命极限。所以中国古人看历史不是只看一年,而是百年千年,看这事到最后到底是什么结果。

在历史记录中,有很多特别没有意义的地方隐藏着特别重大的事。在史记之前中国历代历史记录是逐年纪事的,如果这一年没有什么事就会跳过去。而史记之后历史记录以传记为主了,而有些历史事件就会隐藏在这些传记之中。例如在秦始皇本纪有4

二十九年,始皇東游。至陽武博狼沙中,為盜所驚。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三十年,無事。

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

三十三年,…

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几乎年年有事发生,而在三十年无事,却为什么也会记录到史记中?因为它就是特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为年年有大事发生,所以有一年无事反而成为了大事,大事多了在秦始皇本纪中反而成了小事。其中也可见秦始皇的会折腾。又例如在五帝本纪中,其中有这么一句5

黃帝居于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你初看觉得没什么,为什么前面介绍黄帝的子孙后面就突然来了一句:黃帝崩,葬橋山。可是如果你是汉武帝,你看到这句估计会很刺眼,因为他也在追求长生且崇拜黄帝。而作为五帝的黄帝也会死,而且就葬在桥山上,连葬在哪里都告诉你了。就是告诉你没有人能长生。又或者在孝武(汉武帝)本纪中有一段记录封禅大事6

四月,還至奉高。上念諸儒及方士言封禪人人殊,不經,難施行。天子至梁父,禮祠地主。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薦紳,射牛行事。封泰山下東方,如郊祠泰一之禮。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書祕。禮畢,天子獨與侍中奉車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陰道。丙辰,禪泰山下阯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天子皆親拜見,衣上黃而盡用樂焉。江淮閒一茅三脊為神藉。五色土益雜封。縱遠方奇獸蜚禽及白雉諸物,頗以加祠。兕旄牛犀象之屬弗用。皆至泰山然後去。封禪祠,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而这一句“禮畢,天子獨與侍中奉車子侯上泰山”可见武帝对这个奉车子侯的喜爱了,封禅这么大的事肯定是几乎所有的大官都要随从的,而武帝偏偏不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也不跟封禅相关的术士而只跟一个随从上去了,只能说明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见不得人,我们能猜到应该是求长生相关的事,但是这事在当时并不光彩。后面这个奉车子侯怎么样了呢?继续往下看:

天子既已封禪泰山,無風雨菑,而方士更言蓬萊諸神山若將可得,於是上欣然庶幾遇之,乃復東至海上望,冀遇蓬萊焉。奉車子侯暴病,一日死。上乃遂去,并海上,北至碣石,巡自遼西,歷北邊至九原。五月,返至甘泉。有司言寶鼎出為元鼎,以今年為元封元年。

你看呀奉车子侯暴病一天就死了,这就是帝王的宠爱呀。这个奉车子侯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疾病怎么就暴病死了呢,而且死的很快一天就病死,有什么病能一天就死了呢?即使是当时最严重的病也不可能一天就死了的。只能说明是天子赐死,就是天子上山求长生的过程不能让人知道。

历史能感动人心,让很多读书人以此为己任,不间断的记录下中国的历史,所以让中国几千年历史没有断过。在四大文明古国中,谁还能记得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历史?而中国的历史从未间断过。而司马迁以一己之力,承担起了记录历史的责任,成为后世读书人的榜样,撑起了一个中国庞大的二十四史。在读《史记》这本书时,推荐要先读《报任少卿书》,这是一封书信,是司马迁写给自己的好友任少卿的。他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呢?因为任少卿在一场太子与宰相的政变中没有处理好双方的关系,被汉武帝处死,快要到冬季临刑的日子了。而司马迁做为他的好友,任少卿曾写信向他求助,但是司马迁有苦难言一直没有回信,但是快到临刑的日子时司马迁不得不回信不想让这位好友死的不明不白,向他阐述自己的苦衷,于是遍有了这封书信。建议看看这封书信,字字真心。

读伯夷列传第一

我们现在把伯夷列传这整篇文章读一下吧。它是史记中最短的一篇,全篇共688字,也是最难理解的一篇,全篇都在舒发情感。首先为什么伯夷列传是第一,太史公在太史公自序中给出了解释:末世爭利,維彼奔義;讓國餓死,天下稱之。作伯夷列傳第一。而’讓‘是孔子推崇的最高政治理想,特别是尧舜禅让做为了《尚书》的开篇,而尚书是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中的书,而六艺又是孔子整理的先秦古籍上承唐虞下启秦汉。把本属于你的东西让给贤能更高的人就是让。在商末世所有人都在争夺利益,而伯夷叔齐毅然决然的奔向他们心中的义,被孔子多次称赞: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所以史记把它作为了列传第一篇。

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7可知也。

彼学者读书必须要广涉百家,犹其是要考信于六艺8,诗书虽然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可是还是可以看到虞夏时候的政治规模。

堯將遜位,讓於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薦,乃試之於位,典職數十年,功用既興,然後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

尧将要退位,禅让于虞舜。而到了舜禹的时候,是由各地推举上来,在职位上试用了十年,有了一定的成就,然后才把位置授予他。向天下展示这是可以重用的可器之才统领天下,没有比选合适的人这更难的事了。

而說者9曰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此何以稱焉?

而有的人说尧让天下的时候也有许由,许由不接受逃到深山隐居起来了,到了夏之时,也有卞随,务光这样的隐士,你为什么不替他们立传呢?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上面确实有一个墓地但我不确定是不是许由的。孔子在论语里面常常提到吴太伯,伯夷这样的仁人志士,而我听说的许由,务光这样的志士如果他们的’讓‘义如此之高,那为什么孔子从来不提呢?

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10「求仁得仁,又何怨乎?」11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12可異焉。其傳曰:

孔子说「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我为伯夷他们的遭遇愤愤不平,但是我看异诗又与孔子说的有些出入。某一本书是这么说的: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追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扣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13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伯夷,叔齐相传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他们父亲想要立小儿子,等父亲死了之后,叔齐想让给大哥。伯夷说这是爸爸的心愿,所以逃跑了。叔齐也真心想让所以追了上去。国人于是立了老二。伯夷叔齐听说了西伯昌这个地方善养老,就一起去那个地方。他们到了,西伯又刚好死了,武王载着一个木主,号称文王,去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马而劝谏说:父亲死了不以礼葬,借着父亲的名号出兵,这能叫做孝吗?君王有过错你就想取而代之,这能叫做仁吗?武王身边的人要拿兵器加在他们身上,姜太公说这是义人,派人将他们扶走了。武王平定纣王,天下归周,而伯夷叔齐以之为耻,隐居于首阳山,采摘野菜而食。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这首歌说:「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然后饿死在首阳山。

由此觀之,怨邪非邪?

由此来看伯夷叔齐怨还是不怨呢?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14。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

有的人说:天道没有偏好没有偏爱,它常常是给予善人扶持希望善人好。做的像伯夷叔齐的,他们难到不能算善人吗?积累仁德节行操守做到如此却饿死了,况且像这样的人还不止两个还有孔子的七十个弟子中,孔子单单称赞了颜回好学。然而颜回穷困潦倒,连糟糠都吃不饱,而早早的死亡了。难道天就是这么回报善人的吗?

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

有一个叫跖的大盗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拿人肉来吃,这个人如此殘忍狂暴,门下聚集了数千人横行天下无人可挡,最后竟长壽善终。天下有这样的事情吗?

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这些都是如此重大如此明显的例子啊!

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到了近代,有些人操行无规矩,专犯忌讳,最后不但终身享乐,而且财富还能传子孙。可是也有另外一种人,他们看这个地方是不是善地才决定我要不要踩进去,时机成熟了才讲这个话不说非分的话,走路连小路都不肯走,做事要合乎公正才会积极去做,这样的人最后却遇到災祸倒楣的人不可胜数。

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让人感到困惑,天道的是非道理如何,天道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孔子说:道不同的人终究是不能走到一起的,因为你们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1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舉世混濁,清士乃見。

孔子说:富贵如果确定能得到,那即使是最低贱工作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确定能得到,那就追随自己的志向。天气到了寒冷的时候你才知道松柏是不凋零的。一定要等到世混濁了才看得到谁清谁不清。

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

怎么可以把财富看得如此重,而道义看的如此轻来作为标准去评判一个事物呢?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馮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16作而萬物睹。」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趣舍時有若此類,名堙滅而不稱,悲夫!

君子担心的是他死了以后他的名和他真正的样子是不相符的。贾谊说:贪夫追求的是财,烈士追求的是名,夸耀权势的人死于权势之下,一般的人追求活下来。同明相照,同类相求,即龙出现的时候云会跟随它的左右,虎出现的时候风必定会跟随它的左右,因为有了圣人的智慧,才会帮助我们把事物看的一清二楚。伯夷叔齐是贤人,因为得到孔子的表扬使名称传之万世。颜回虽然好学,因为得到孔子的称赞而被后世所熟知。那些隐居之士,有像伯夷颜渊这类的很多很多,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这不是让人悲哀的事情么!

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于後世哉?

那些在民间的人,希望砥砺前行立名符其实的名,如果不能得到青云之士的看重推崇,他们怎么能够流传到后世呢?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没有确立的价值观,活在价值观混乱和迷茫之中,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事。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成长的年代是网络疯狂发展的年代,各种信息爆炸炸式的狂轰乱炸,非常容易使得他们无所适从。然后到了最近,就业极其糟糕两个年轻人其中有一个就可能找不到工作,这让他们更加深陷迷忙之中,导致各种乱象频发如‘全职儿女’、突破底线等。他们或追求金钱至上,或在平台上没有目标的消磨着时间,或追求网络上所谓的大伽,大V,公知所灌输的鸡汤,鱼龙混杂,有的或打动他们,有的或被他们所喜爱,至于可靠与否我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什么是统一的价值观?就是我们一有了基本的认知能力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例如古代中国孝是最基本的道德,孝又是礼之始,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就是孝是对的不孝是不对的。又或者现在的民主社会,人们可以有很高的政治参与度,在他们的价值观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我有基本的权利,大家都是自由的,在这些基本共识之上才去发展出更多有意思的思想,如果违背了共识那肯定是错的。

抛弃传统美德,大家都是以一己之私利活着,不会去关心他人。男人没有了责任心,女人也没有了廉耻感,大家都是为自己而活。这个所谓的自由,所谓的个人主义,所谓的利益至上对不对?对,也不对,要看你处在什么环境中。如果国家生灵涂炭,人们民不聊生,那这么做反而是更好的。但是如果国家礼乐昌盛,政治开明,人人安居乐业,这么做就不对了。你要想想如果大家都为自己而活,那那些没有自给自足能力的人怎么办,老人小孩怎么办,身体不便的人怎么办,心理不健康的人怎么办…。你可能要说有社会福利呀,但是好的社会福利也是需要人们参与的,钱也是从纳税人身上来的。如果大家都是个人主义抛弃孝道,你就要想想你父母怎么办,他们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然后你两手一摊说个句我想要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管不顾父母的死活了,如果你是为人父母你会怎么想?他们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把你养大,你却追求个人主义抛弃自己的义务,那这个社会没人想生孩子了。利益至上对不对呢,不对。在亚当斯的《国富论》中,因为人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有一双无形的手推动着社会前进。而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真正的社会进步从来都不是金钱的多寡,而是人的进步。

社会上的戾气非常的重。在这个迷茫的时代里,有时你不敢往后看,因为过去是如此的不堪,你也不敢看当下,因为当下让人充满焦虑,也不敢想像未来,因为看不到希望。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如果现在找不到出路,那我们就去过去找找。经过了五千多年的沉淀里面必然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如果你迷茫了那就去看论语,如果你想长智慧那就去看史书,如果你对战争感兴趣那就看看孙子兵法,如果你喜欢政治那就去看看春秋吧。而太史公开创的史家还在为人所津津乐道,被众多圣贤人士奉为经典,那我们也可以择善者而从之,追随他们的脚步折中于孔子。不在为为人处世所烦恼,不在深陷迷忙而不知所措,不在虚无缥缈的活着。也有了明确的做人准则,有了正确的做人智慧,确立了人生目标。我也曾困惑于天道是否有报,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孔子说的: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第一个层次:你真心想得到什么

善恶真的有报吗?首先要问你心中是怎么想的,那伯夷心中又是怎么想的呢?每个人所求不同,你怎么知道他人想要什么呢?他如果得到他心中想要的东西不就是报吗。那我们就要问伯夷心中想得到什么?伯夷心中想得到仁,他最后也得到了仁,就像孔子说的: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哉。我真心想得到这个东西,我也得到了这个东西,你能说他没有报吗?太史公想得到什么?太史公想要把史记这部书完成,记录下历史上的风流倜傥之人,替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留下一个流传千古的典范,以俟后世圣人君子,他也得到了,他没得到我们今天也看不到史记这部书了,你能说他没有报吗?他又有什么可怨的呢。伯夷叔齐不怨,太史公也不怨,我们又有什么可怨的呢。从这些人中我们不能说天道无报吧,天道在伯夷在太史公身上都是有报的,所以你不能说天道完全没报吧。

太史公在游侠列传17中这么评价游侠的:他们的行为虽然并不正义,但是他们言而有信,行事果断,遵守诺言,不吝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去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虽然惩恶而扬善了,但也并不会去张扬这些才能,也羞耻于这些所谓的救人之恩。他们不为当时的主流正义所认可,他们遵循着自己心中的义,他们也有一定的能力能对抗当时的官吏。离我们比较近的有一个人叫杨佳,河北人,秉承着心中的“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的义,而行凶数十人,他得报了吗?他得报了,他申张了自己的义,虽然不为人认可,但是他真心想得到义也得到了义而被人所熟知。

第二个层次:什么叫做报

我要反问你,什么叫做报?难道你说的报只是获得财富吗?又或者你说的报只是要惩罚那些做恶的人?我想要告诉你报不只有一种,报有已身之报,有子孙之报,有的时候报在已身,有的时候报在子孙。报也有生前之报,有死后之报,有时候回报时效性比较短,你做的事情很快就能看到结果,这叫生前之报,有的时候时效性比较长,我们没有办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看到结果,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才能看到,那可能就要在死后才能有回报。报也有福报,即财富,也有名报,即你所做所为能不能替人类替历史留下一个典范,能不能让后世的人肯定你的功德肯定你所追求的价值,名符其实。而我们常人所追求的是福报,即财富之报,伯夷叔齐追求的是名报,死后之报,他们并不在乎自己是否有财富,他们在乎的是自己所追求的义,在乎的是为了义而让国,这些能不能替人类的文明替中国的历史留下一个最高的价值和典范,让你们知道就算末世争利,就算人间以暴易暴,但是我们的历史仍然有人坚持那样的崇高标准,我们曾经有过这么好的价值,这样的善,这就是他们一生想要追求的东西。我们常人想要追求的是福报,而伯夷叔齐想要追求的是名报。如果你只是想要福报那你就去追求你想要的财富,不必去讲什么仁义道德,你也就是贾谊所说的贪夫。而你真心想要仁义道德你就去追求仁义道德,你跟任何人说都没有意义,你扪心自问你自己想要什么,那你就去追求什么,得到了就是成功。而你追求的不同就决定了你是贪夫,烈士,夸者,众庶还是贤人,义人,仁人,圣人。你所追求的不同就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历史的报就是这么回事,各从其志,各求所好。

既然伯夷叔齐他们追求的是名报,他们也得到了名,那你就不能说天道无报吧。虽然天道未必在人人上都有报,但是在伯夷叔齐身上他们确实有报。那太史公追求的是什么?太史公追求的是完成史记这部书,替中国的史学,替中华的文明留下一个典范,他也成功了。他求这个他也得到了这个,你不能说天道无报吧。太史公说: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人人都想追求富贵,中国自古有士农工商,我想商人之所以排最后是因为他们是贪夫,他们的追求是最低的,如果士追求的是仁,农求的是生,工求的是产,那商就是为财而死。离我们较近的商人许家印,风光时的富可敌国,到现在的负可敌国,不可谓不现世报了。毛诗序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们唱歌是表达我们的情绪,而最近的’罗刹海市‘也不可谓不现世报了。

第三个层次:尽人事才能听天命

天道确实会有报,虽然报的不同但是确实有报。那天道之报只是看天,难道人就没有努力的空间了吗?伯夷有报,但是他是得到了孔子的赞赏而名益彰。颜回有报,但是他也是得到孔子的喜爱而名益显。而这也是孔子努力的结果,孔子载集诗书,序列古之仁圣贤人详矣,因为孔子的努力才显得天道有报。所以当我们问天道是否有报后,我们之后就要问我们自己是否已经把人道尽力做到最好最完全了,尽人事才有资格听天命。人事已尽方显天道,只是尽了人事你才有资格去问天道有没有报。天道在哪?天道就在天人交接之际。你只有尽了人事,只有到了人道天道交接之际,你才有资格问天道究竟有没有报。所以一个人做事,但求尽人,不责于天。不要自己什么都没做,就坐那里问天道有没有报,天下没有这样的事情。

既然讲尽人事,那像伯夷,颜渊这样子的人那么多,太史公作为一个历史家,那就不能让这些人名即没而后世不称焉。颜渊跟伯夷之所以有报是因为得到了孔子的称许,如果没有孔子的努力这两个人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名称不传,历史上完全没有记载。所以我身为一个史家,我必须要像孔子一样,把我所知道的古代的、当世的这些了不起的人物,都把他们记载下来。因为我要尽我的人事,要让世间知道天道会有报。善人有善报需要仰赖人的努力,人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责于其他的人,我是个学历史的、写历史的,我就要尽我的责任。我的责任就是把历史该记的人记下来,让后世知道这些人的价值之所在,不要让这些人白白死去。这就是历史家的责任。人之在事,必要尽人之最大的努力,来彰显天道。每个人责任不同,而太史公尽到了历史家的责任。

总结

世事寡情,善者终无功。

–罗织经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悟,特别是论语随着你阅历的增长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例如在论语雍也第六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能你第一次读觉得颜回这个人乐观向上生活积极,可是当你成人之后有了一定的经历了再看这句就能明白背后的辛酸与苦处,再到你中年再看你可能要偑服颜回这个人清新寡欲不为生活所困扰。再看回“求仁得仁又何怨乎”这句话,它出自论语述而第七篇中:冉有曰夫子为卫君子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我们为什么会分三个层次解读这句话,因为古人的书是分不同层次的理解的,就像上面说的那样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而他最高的理解可能就要涉及到哲学了。而哲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需要填充我们的精神世界,需要知道为何而活。

孔子说:「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最后引用史记的话: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写在后面

NO. Content
1 分享最近阅读的书籍清单(一)
2 分享最近阅读的书籍清单(二)
3 分享最近阅读的书籍清单(三)
4 如何面对35岁
5 分享最近阅读的书籍清单(四)
6 为什么你应该学习多种语言及哪里可以学到他们
7 作为大龄程序员,你如何持续的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8 程序员在职场中如何缓解过度焦虑
9 分享最近使用过的记笔记软件
10 分享最近阅读的书籍清单(五)
11 函数编程在JavaScript中的简单应用
12 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前端校验,也许你并不需要任何框架
13 分享最近阅读的书籍清单(六)
14 天道是否有报-从三个层次解读『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如果喜欢该文章欢迎Star我的github
  捐助我的创作
  我的社区更新地址
  Email: tiglapiles@gmail.com
  Home Page

Footnotes

1 《伯夷列傳》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94%E5%AD%90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E%BA%E8%AF%AD

4 https://ctext.org/shiji/qin-shi-huang-ben-ji/zh

5 https://ctext.org/shiji/qin-shi-huang-ben-ji/zh

6 https://ctext.org/shiji/xiao-wu-ben-ji/zh

7 经天纬地曰文

8 诗书礼乐易春秋

9 说者说话是没有考信的

10 论语公冶长第五

11 论语述而第七

12 没有收入孔子收集的诗经中的诗

13 为义而活之人

14 死于父母之前叫蚤夭

15 所谓好就是:不求有报,不顾无报,不求不顾,是谓所好。

16 指孔子

17 https://ctext.org/shiji/you-xia-lie-zhuan/zh